以馬忤斯 |
2006/04/16 |
作 者: 蔡茂堂 牧師 |
聖 經: 【路加福音二十四章13~35節】 |
整 理: 蔡明岳 弟兄 |
在講道以前要先向大家道歉,道歉的事情就是兩個禮拜以前,我們在唱詩歌的時候,我提到「平埔族」,印象中他們是原住民和平地人結婚的後代,會後有兩個姊妹告訴我:「牧師你說錯了,不是這樣子,平埔族是平埔族,他們是平地的原住民,有別於山地的原住民,平埔族有十個族。」這一點我要跟大家更正的,這是我的資訊不對,平埔族並不是山地的原住民和福建來的福佬人結婚,所生下的後代。這是我要跟大家更正的。其實牧師所知有限,若有缺失之處, 希望你们向我提出,可以有所修正。 今天我要講的是三個人去以馬忤斯。講到三個人,我想到一句話,子曰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」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不是三個人中必有老師,我們要講的是:「三人行,必有我 主焉。」是嗎?有三個人就有 主在他們當中顯現嗎?他是一個陌生人,你認得出他嗎? Ⅰ、引言:你看見什麼? ( You see what you look for, not what you look at.) 我現在要給小朋友一點點考試,看你們認不認得出來?小朋友,你們看這張圖,哪一個紅圈圈比較大?(視覺測驗)這二個紅圈圈看起來大小不一樣,其實是一樣,可是我們的眼睛覺得不一樣。再來要考大一點的朋友,你看到什麼?花。沒錯,這是花,除了花以外,你還看到什麼?葉子。好,除了有花有葉以外呢?你有沒有看到…人的臉呢?有。幾個?一個…二個…五個。乍看之下看不出來對不對?因為你只注意到花,就沒有注意到人,這種情況就是說通常我們只會看到你想看的。英文有句話說:「You see not what you look at, but you see what you look for.」有時候我們遺失東西,比如說汽車的鑰匙找不到,明明放在桌上,但就是找不到,看了半天就是找沒有,因為你以為鑰匙是放在那裡,這叫作視而不見。復活的耶穌就是這樣,他來到我們當中,雖然我們想要看到耶穌,我們看的卻是別人,我們認不出祂來。現在要考考大朋友了,今天是什麼節?復活節。復活節如果你要看耶穌,你看得到嗎?看不到,不管誰到墳墓去都看不見耶穌。請問上主日是什麼節?棕樹節。你們看這張圖片裡面,有幾位耶穌?一位,其實是兩位。一位是大的耶穌,一位是小的耶穌(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城,旁邊的人都拿著棕樹枝。)在這一幅耶穌像裡,同時也隱藏著耶穌進城的一幅畫。問題是你怎麼看呢?你的焦點在哪裡?接下來的這張圖,你看得到圖中的耶穌嗎?(隱藏在墨色中的上半身像)。這張比較容易,另外的一張比較難,是3D立體的耶穌像(隱藏在花紋中雙手攤開的大半身像)。今天沒有時間讓你們慢慢看,有興趣的人可以E-mail跟我拿這張圖回去練習看,你若是看不出來,那你可能是在以馬忤斯的路上。 Ⅱ、耶穌顯現 (Epiphany) 1.道成肉身 Incarnation:既往歷史事實 由伯利恆到各各他 耶穌顯現全部有幾次?他第一次顯現在什麼時候?祂第一次顯現,我們稱為道成肉身。就是祂降生的日子,在該撒亞古士督(凱撒奧古斯都)作羅馬皇帝的時候,降生在伯利恆城,當時祂就顯現啦,有牧羊人看到祂,博士看到祂,還很多人都看到耶穌。這位道成肉身的耶穌三十三年半以後呢?祂被判死刑,在巡撫彼拉多手下被釘十字架,死在各各他。這是祂第一次的顯現,這是個既往的歷史事實,是曾經發生過的事情,祂那次顯現的目的是要降世為人,為世人捨命犧牲。 2、榮耀降臨 Parousia:將來永恆盼望 永遠統管宇宙萬有 耶穌是否會再顯現?什麼時候再顯現?耶穌再顯現,就是歷史結束的時候,英文叫作Parousia,稱作耶穌再臨。祂的再臨,不再為我們受苦受死了,這次再來,祂要成為我們的相信和盼望,祂來的時候要統管宇宙萬有直到永遠。 3、 微服出巡 Incognitus:當今信心經歷 認同社會邊緣族群 那麼從祂第一次以道成肉身顯現,祂被釘十字架,到祂第二次再來作王掌權之間,耶穌還會不會顯現?耶穌在被釘死、復活以後,跟再臨之前,至少曾向以馬忤斯的門徒顯現,祂還向很多人顯現過。今天還會不會再顯現?如果顯現的話是以什麼樣子顯現呢?祂第一次是以嬰兒的樣子顯現,第二次是以榮耀的君王降臨,那這當中的顯現是以什麼樣子來的呢?你認得出來祂嗎?耶穌復活以後,第一次顯現,看見他的人是一個女人,那個女人叫作抹大拉的馬利亞,她有沒有認出耶穌?她沒有。她以為耶穌是園丁,所以耶穌是以園丁的樣子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,這是耶穌死後第一次的顯現。第二次顯現所記載的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,就是以馬忤斯的這兩個人,一個名字叫作革流巴,另外一個沒有名字,他們不是使徒,他們只是學生,耶穌復活後向他們這兩個心情不好,有depression的學生顯現,陪著他們從白天走到傍晚,還跟他們吃晚餐,結果這兩個學生一直到耶穌擘餅時,才認出祂來,整個路程中都沒認出耶穌,他們一直以為祂是客人,以為祂是陌生人。對他們來說耶穌是陌生人,這種耶穌顯現卻不被認不出來的主題很重要,很多人也以此主題寫故事,其中一位最有名的就是蘇俄的作家托爾斯泰 ( Leo Tolstoy, 1828-1910),他寫過很多很感人的小說,其中有一個故事你們應該聽過吧――鞋匠馬丁。 這個鞋匠有一天耶穌對他說:我明天要來看你。他等了半天,並沒有看見耶穌來,這一天當中,他看見一個清掃雪地的老人,在外頭冷的半死, 鞋匠馬丁就請他進來喝一杯熱茶暖暖身;後來出現一個年輕的媽媽背著一個嬰孩,沒有飯吃也沒有奶水給嬰兒吃,小嬰孩哭的很厲害,所以鞋匠馬丁就請她進到家裡,熬了湯給她喝,把自己逝世的妻子的大衣拿給那個婦人穿,然後再送她上路;第三個出現的是一位賣蘋果的老太婆,有一個小朋友偷了她的蘋果,被老太婆抓住要把他交給警察,結果鞋匠馬丁就來調停,告訴老太婆小孩子不懂事,請她不要這樣做,也告訴小朋友要道歉,要幫老太婆幫忙抬東西作補償,因著馬丁的說情,小孩沒被送到警察局。結果一整天下來,直到黃昏的時候,耶穌還是沒有來,馬丁納悶著為何耶穌爽約不來看我呢?鞋匠馬丁只好點起油燈,開始每天的讀經作息,結果你知道嗎?他意外的看到聖經裡面這麼說:「我餓了,你們給我吃,渴了,你們給我喝;我作客旅,你們留我住;我赤身露體,你們給我穿;我病了、你們看顧我;我在監裡,你們來看我。」(太25:35∼36)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我身上了。」(40節)所以耶穌變成一個最小的弟兄,變成一個沒得吃、沒得穿、沒得住的人,這些可憐的邊緣族群,被社會所不喜愛的人,耶穌在這當中顯現。當這兩個以馬忤斯的學生,看見他是個出外人,動了慈心,請他到家裡住時,這兩位學生才認出是耶穌。因著他們有一顆愛心,在他們接待耶穌的時候,他們還不知道那是耶穌,以為他是出外的客旅,晚上不曉得要住哪裡,這跟托爾斯泰的故事很像,而且一樣。耶穌可能是在我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,也許是這個人,也許是那個人,都有可能,在耶穌再臨以前,耶穌會以各種人物出現在你、我的周圍,這樣的耶穌叫作 Jesus Incognitus,是你認不出來的耶穌,什麼時候你認得出來?當你有愛心接待人的時候,你就會看出來,其實那個就是耶穌,耶穌認同社會的邊緣族群,他認同那些軟弱的,那些被社會忽略的。耶穌復活的時候,向以馬忤斯這兩個學生顯現,是因為他們的愛心,所以他們才認出耶穌來,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信仰歷程。 Ⅲ、以馬忤斯 1、 革流巴與同伴的家鄉 archeological interest 以馬忤斯這個地方對我們來說有什麼意義嗎?「正當那日,門徒中有兩個人往一個村子去;這村子名叫以馬忤斯,離耶路撒冷約有二十五里。」(路24:13),以馬忤斯是革流巴和他的同伴的家鄉,一直到今天我們還找不到聖經裡面所寫的以馬忤斯在哪裡?聖經只寫到「離耶路撒冷約有二十五里」,不知道是指東邊、西邊、南邊或北邊,雖然到今天有六處被考古學家挖掘出來的地點,但仍舊沒法確實的肯定它的位置,迄今沒有人知道以馬忤斯是在哪裡,這是考古學要研究的問題。除了他是革流巴與同伴的家鄉外,以馬忤斯其實還有其他的涵意。 2、 傷心絕望療傷的地方 psychological escape 以馬忤斯也代表我們傷心喪志時,我們會去躲藏的地方,因為耶路撒冷是他们傷心的地方,他们辭了工作,跟隨耶穌三年半,結果耶穌被釘死了,似乎他们的前途也完了,他们只好回家去。你有你的以馬忤斯嗎?比如有一些人出國讀書,或是到外地上班,忽然失業了,他想回家去。有的人回到他的老本行,有的人跑去喝酒,有的人跑去看電影,不知道當你難過傷心失望的時候,你會跑去哪裡?你會做什麼事?其實那就是你的以馬忤斯,我們叫作psychological escape,遇到傷心、絕望、挫折時,在心理上會逃避,而傷心絕望時要去療傷的地方,就是你我的以馬忤斯。不只是革流巴與他的同伴有他們有以馬忤斯,我們也有我們每個人的以馬忤斯。 3、遇復活主生命被翻轉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而且以馬忤斯還不只這樣,依這個故事來說,他們在那裡遇見復活的 主,他們的整個生命就被 主所改變。當西門彼得在耶穌死掉以後,他的希望破滅了,他回去補魚,「西門彼得對他們說:我打魚去。他們說:我們也和你同去。他們就出去,上了船;那一夜並沒有打著什麼。」(約21:3)但是什麼都沒有抓到,心裡更難過,可是復活的 主向他顯現了,於是他整個生命被改變,所以以馬忤斯也代表生命被翻轉的地方,耶穌對他說:「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﹖彼得說:主阿,是的,你知道我愛你。耶穌對他說:你餵養我的小羊。」(約21:15)耶穌又一次給彼得一個使命,就像以馬忤斯的這兩個學生,本來要逃回家鄉去,後來又跑回耶路撒冷作見證一樣,所以以馬忤斯也是一個生命轉變的地方,你希望你有以馬忤斯靈命被更新的經歷嗎? Ⅳ、門徒的困境 1、自我中心期盼的落空 為什麼耶穌的學生會遇到這樣的困境呢?難道是耶穌有問題嗎?我想應該不是耶穌的問題,我們當中很多人信主信很久了,到底你信主是怎麼信的呢?有一種對耶穌的相信是自我中心的相信,以自我為中心的信心,英文有句話說Man Centered Godliness,這句話可翻譯作「以人作中心的敬虔」。這種人很敬虔,可是他是看到對我自己有好處時就虔誠,沒有好處時就不虔誠,如果上帝讓我有很多的好處,那我就繼續的虔誠,這種虔誠是以自我為中心的。耶穌的學生也是這樣,他們向耶穌說:「我們什麼時候可以獨立呢?。」當時他們被異族所統治,很是痛苦,看到耶穌時覺得有希望,就跟隨祂,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後,他們還問耶穌說:「主啊,祢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個時候嗎?」(徒1:6)這是他們的想法,他們跟隨耶穌的動機不對。請問你信耶穌的動機如何?可能是「耶穌啊,我兒子有問題,你來幫助我,讓他乖一點。」你有沒有存著要求期待呢?「信那麼久我的兒子還是不乖,我不要信了,信了也沒有用,上帝也沒有聽我的禱告。」這些是我們信主,我們以自我中心所存的期盼,但是耶穌有時候並不按排理出牌,我們就會因此不高興,傷心失望了,「枉費我一直相信祢」,耶穌的學生是這樣,你也是這樣嗎? 2、 選擇性消費者的信仰 另外有一種信仰,他們相信聖經,可是他們是挑著自己喜歡的相信,不是全部都相信,英文叫作Cafeteria Believer。就像吃飯時桌上有很多菜,但是你只吃你想吃的,有句諺語叫作「柿子挑軟的吃」,聖經裡面有很艱難的,不易了解也不易接受的,如果只挑輕鬆的部份,你的信仰就不平均了,我們有時候卻是這樣。「既是兒女,便是後嗣,就是神的後嗣,和基督同作後嗣。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,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。」(羅8:17)耶穌的學生彼得,期中考考的不錯,一百分,所以耶穌就給他一個獎品,就是鑰匙一支,而且是天國的鑰匙,耶穌說:「你答的不錯,我就是彌賽亞,但是我要受死要被釘死。」彼得馬上說:「主啊,千萬不可如此!這事必不臨到祢身上。」(太16:22)如果祢被釘死,我還要這支鑰匙作什麼?結果他想阻止耶穌。因為他跟隨 主是有條件的跟隨,如果祢是萬王之王我就跟隨,如果被釘死,那我可要考慮,是否要跟隨了,彼得是這樣子跟隨主的,我想這兩個以馬忤斯的學生也是一樣,如果耶穌被釘死了,那還有什麼值得的,不如回家去。信耶穌是必須付代價的,有時會遇到艱難的事情,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承受、付出代價。 3、遭遇挫折打擊的絕望 舊約裡有一位先知,他遇到了很大的打擊,於是跟上帝說:「我乾脆死了吧」,他就是先知以利亞。frustration despair,因為他很成功的擊敗450個巴力先知,但是之後耶洗別卻要殺他,他很傷心的逃走,逃到了曠野,然後在一棵羅騰樹下求死,「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,到了猶大的別是巴,將僕人留在那裡,自己在曠野走了一日的路程,來到一棵羅騰(小樹名,松類;下同)樹下,就坐在那裡求死,說:耶和華啊,罷了!求你取我的性命,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。」(王上19:3∼4)有時候你會不會這樣?當你遇到大挫折的時候,就像以利亞一樣,或像耶穌那兩個學生的情形,你有這樣的情形嗎?活著沒有意思,走了算了,這就是以馬忤斯二位學生的困境,他們跟隨三年半的主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,他們頓時失去了信心和盼望。「論到睡了的人,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,恐怕你們憂傷,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。」(帖前4:13)有時我們會在挫折打擊中絕望,甚至於失去信心、盼望。 Ⅴ、耶穌的親近 1、耶穌親近憂傷的心靈 當他們的生活遇到困境,耶穌就親近他們,不是他們找耶穌,是耶穌找他們,耶穌找到這兩個要回以馬忤斯的人,所以耶穌是親近憂傷的人。不知道我們當中今天有多少人是憂傷的,耶穌會親近你,你相信嗎?聖經這樣說:「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,拯救靈性痛悔的人。」(詩34:18),可能你認不出祂來,但祂要親近祢。 2、 耶穌傾聽訴苦的聲音 當你被欺負想要訴苦的時候,耶穌會聽你的訴苦,這兩個學生就向耶穌訴苦,耶穌還問他們說:「為何愁容滿面呢?」耶穌聽你訴苦,聽你抱怨。耶穌一直聽他們講。舊約中有一個婦人,因為她不能生育,就被她先生的姨太太譏笑,她很難過,就去聖殿抱怨,她的名字叫作哈拿,她抱怨到一個程度,一把鼻涕一把眼淚,祭司以利還以為她喝醉了,她就回答祭司說:「主啊,不是這樣。我是心裡愁苦的婦人,清酒濃酒都沒有喝,但在耶和華面前傾心吐意。」(撒上1:15)「…我因被人激動,愁苦太多,所以祈求到如今。」(16節)上帝聽我們的訴苦,你相信嗎?你抱怨沒關係,遇到難過、不如意的事情,耶穌會聽你訴苦的聲音。 3、 耶穌將聖經奧秘解明 耶穌不只聽他們的抱怨,耶穌還幫他們把聖經再講一遍,「你不懂我再講一次給你聽,讓你聽懂。」耶穌會幫助我們了解聖經,我們當中是不是有人讀聖經讀了半天也讀不懂,雖然你每天讀聖經,但是你卻不明白是什麼意思,以後你可以用一個方法,就是在讀經以前先向神禱告說:「耶穌啊,求你幫助我明白祢的話語,打開我的眼睛,讓我明白聖經裡是在說什麼?不是只看到我想要看的部分,不是只是讓我看自己的解釋,而是看出到底你要跟我說什麼?」當我們願意這樣做的時候,耶穌真的能讓我們看到聖經裡面要講的意思,「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,他要引導你們明白(原文作進入)一切的真理;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,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,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。」(約16:13) 4、 耶穌等候我們的邀請 不只是這樣子,當耶穌已經到他們家的時候,耶穌並沒有說:「我費了那麼多唇舌跟你們講解聖經,也許你們應該送我什麼,或是請我吃一頓飯。」沒有。聖經說:「耶穌好像還要往前行」(徒24:28),耶穌必須往前走,直到你跟他說:「不好意思,請你住下來。」耶穌等你邀請,耶穌很客氣,耶穌從不勉強人接受祂,耶穌說:你邀請我才進去。我很喜歡 一幅畫,耶穌敲著門,而這扇門沒有門把,裡面的人都在家,耶穌沒有踢門,耶穌也沒有撞門,耶穌站在門口敲門,然後等在外面,耶穌是等待我們邀請祂,你不邀請祂,他不勉強你,「我不跟隨你了,不跟隨你了。」沒關係,但是我給你機會,我等你開門,啟示錄第三章20節說:「看哪,我站在門外叩門,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,我要進到他那裡去,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。」(啟3:20)以馬忤斯也是一樣,他們邀請耶穌與他們一同作席,你會覺得奇怪,他是客人耶,為什麼作席到一半變成主人呢?飯都擺好以後,耶穌就在那裡拿了大家的麵包祝福,擘開,分給別人,他們就認出耶穌來了。耶穌一到家裡面就反客為主,這很奇怪?他在外面不是很客氣嗎?你不開門他不進來,你一邀祂進來,祂就說:「我要作主人」,而這兩個學生讓耶穌作主人以後,他們的眼睛就打開了。有人說這是另外一次的聖餐。今天在準備講道的時候,我很希望今天我們可以有聖餐,但是我知道我們的代議長,也要在他自己的教會主領禮拜,希望明年復活節,可以帶大家一起守聖餐。 5、耶穌為我們犧牲捨命 從耶穌所做的動作,就可以認出祂來。「他們吃的時候,耶穌拿起餅來,祝了福,就擘開,遞給他們,說:你們拿著吃,這是我的身體;又拿起杯來,祝謝了,遞給他們;他們都喝了。耶穌說:這是我立約的血,為多人流出來的。」(可14:22∼24)耶穌用麵包和葡萄酒,代表他為我們犧牲,這是基督教很特別的一個儀式,這兩個學生就在耶穌這樣做的時候認出他來,這裡有四個動作:拿起Take,祝福Bless,擘開Break,遞給Give,這四個動作很特別,耶穌基督為我們來到世上,讓上帝把他擘開,祝福,然後再把他分給我們,這是很特別的儀式,拿起,祝福,擘開,遞給,主耶穌是在這四個動作當中被認出來,「唉呀,這不是復活的主嗎?」 Ⅵ、結論:陌生路人、旅途伴侶、家裡貴賓、生命主宰 以馬忤斯有三個人,有一個是陌生人,但是他們有需要,耶穌幫他们解決,漸漸的他們三個人走在一起,講到他們心中的痛苦,陌生人變成了他們旅途中的人生伴侶,也變成了好朋友可以聊天,可以談一些心事,然而不久之後他們說:「請你到我們家來住」,再進一步變成貴賓,然後耶穌進入家中,耶穌拿起餅來,祝謝,擘開,變成他們的主宰。你有沒有注意到,這兩個學生和耶穌的關係改變了,從陌生人變成好朋友,再變成家裡的貴賓,最後變成是生命的主宰,「我說:主啊,我當作什麼﹖主說:起來,進大馬色去,在那裡,要將所派你作的一切事告訴你。」(徒22:10)這些是很重要的過程。不知道對你來說,你坐在這裡,這位復活的 主跟你的關係是陌生人嗎?還是好朋友?還是你家的貴賓?還是你生命的主宰?一直到你把耶穌當成生命的主的時候,你就會認出這位 主來。我們一起低頭來禱告。 「感謝主,當你的學生很喪志絕望,跑去躲藏的時候,主,你主動去親近他們,你親自聽他們說話,聽他們抱怨,還幫他們講解聖經。主,你接受他們的邀請,進到他們的家裡,不只這樣,你自己將餅,拿起,擘開,祝福,分給他們,開了這兩個學生眼睛,讓他們看出你是復活的 主。親愛的上帝請你幫助我們,在復活節,可能我們的人生正和這兩個學生一樣,遭遇困境艱苦失志絕望,求上帝你幫助我們,讓我們能夠學習用愛心來招待,來幫助那些軟弱的有需要的人。讓我們在生活當中,眼睛能夠打開,看見復活的 主在我們中間,活出一個有愛心的生命,讓我們的生命從傷心的自我中心,轉變成能夠關心別人,能夠愛別人的人,我們在你面前這樣的禱告,奉靠耶穌基督的名,阿們!」 |